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七)
2025年9月3日上午9:00整,教室里的投影仪亮起,那道光影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带到了我的眼前。我坐在课桌前,目光紧紧锁着屏幕——当第一声礼炮响起来,当红旗在广场上展开,心里瞬间被一股庄重又滚烫的情绪填满,连呼吸都跟着慢了半拍。
画面里,整齐的方队如钢铁洪流般行进。军人们的军装笔挺,肩章闪耀,每一步正步都踏得地面震动,仿佛带着八十年前的烽火硝烟,也踏出了今日中国的底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女民兵方队她们身姿挺拔,专注坚毅,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未曾动摇分毫。那一瞬间,我深刻领悟到,这是新时代青年在接过先辈的接力棒,用行动诠释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 。我在心中暗道:一定要将这抹青春的坚毅,用文字和镜头传递给更多人,让它成为时代篇章里闪耀的一页。
先进的装备缓缓驶过,新型战机编队拉出绚丽彩烟,导弹车的履带沉稳地碾过广场。这些国防重器,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结晶,见证着我国从“小米加步枪”到“科技强军”的伟大跨越。作为新闻人,我心里清楚:每一件亮相的重器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奋斗,科研工作者伏案的身影、攻克难关时的执着都应当被写出来、拍下来,让世人看见,这份强盛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无数人咬牙坚持的结果。
当抗战老兵们乘车出现在画面中时,教室里无人不动容。镜头中,一位老兵颤抖着举起右手,敬了一个饱含深情的军礼,他胸前的勋章虽已有些斑驳,却依然夺目。另一位前辈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着胸前的纪念章,眼神望向天安门城楼,似在与八十年前的自己对话。我不禁眼眶泛红,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是民族的英雄,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记录历史,就是要让他们的故事永远流传,让他们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仪式接近尾声时,和平鸽从广场上空飞过,洁白的羽翼划破天际,与飘扬的五星红旗相映。我望着这群自由的生灵,忽然读懂了这场阅兵的深层意义:中国始终以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正如阅兵式上传递的信号——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展示实力,不是为了称霸世界,而是为了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
投影仪暗下时,教室里仍有感慨声。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这场隔着屏幕的见证,早已不是简单的“观看”,而是初心的一次觉醒。这不仅是一场阅兵,是一堂用山河与热血写成的课。而我们,要做这堂课最忠实的记录者、传承者,让八十年前的抗战精神,在每一篇新闻里,在每一代人的奋斗里,永远鲜活。
新闻23-1 朱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