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

图片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五)

发布时间:2025-09-16

2025年9月3日,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当礼炮轰鸣,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着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国歌奏响之时,我心中涌起难以言表的自豪与感动。

阅兵式上,最让我震撼的是徒步方队的官兵们。他们身着挺拔的军装,步伐整齐划一,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横看、竖看、斜看都是一条笔直的线。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如同激昂的鼓点,敲击在我的心上,仿佛听到了祖国强大而有力的心跳。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同样令人惊叹。一辆辆披着现代化迷彩的战车、火炮、导弹发射车,如同沉默的钢铁巨兽,缓缓通过长安街;银灰色的战机呼啸着掠过天空,排着整齐的“人”字队形,在蓝天下拖出红、蓝、黄等绚丽的彩烟,宛若彩虹当空。所有这些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许多是首次亮相,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极高,彰显着我国国防科技实力的飞速发展和捍卫和平的坚实力量。

阅兵式中,最让我动容的是镜头闪过的抗战老兵。看台上的老兵爷爷,虽已白发苍苍、满面风霜,但胸前挂满的勋章诉说着他们的荣光。当方阵朝他们走来,他们颤巍巍却无比庄重地抬起手臂敬礼时,时光仿佛在那一刻凝固。我的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仿佛看到了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战斗至最后一刻的壮烈,看到了台儿庄战役中将士们以命相搏的英勇,也仿佛听到了南京城下30万同胞的悲鸣。历史书本上冰冷的数字,此刻化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先辈们当年的浴血奋战和巨大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安宁。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丰碑。

热泪盈眶之际,我的思绪不禁回到历史书中那些定格抗战岁月的影像:英雄的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奋战,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夺取敌人的装备,以血肉之躯捍卫家国。而放眼当下,阅兵式上“东风-61”洲际导弹巍然驶过,其打击范围可覆盖全球;鹰击系列反舰导弹精准锐利,已成为守护海疆的坚实屏障…这一幕幕,令我深深震撼——震撼于抗战先烈那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震撼于国家今日科技强军、国防现代化的迅猛发展,更震撼于自己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生于华夏,长于盛世,这份骄傲与自豪,刻骨铭心。

观看阅兵,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思想启迪。它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的深刻含义。儿时看阅兵,只记得站在板凳上,模仿说道“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只记得国歌一响还是有板有眼站立好敬礼跟唱。现在再看阅兵,内心思绪万千…我们的祖国,已经从过去“小米加步枪”的积贫积弱,走向了今日“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的繁荣富强。这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强盛,需要我们去珍惜、去守护、去续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深知自己或许不能像军人那样直接保家卫国,也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即刻研发尖端武器,但我的“战场”就在平凡的日常里——在教室中认真听好每一堂课,在书本里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每一次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锻炼好身体,将来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和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微薄却坚实的力量。

看到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演讲《我们在纪念什么》,视频中说到,纪念,为了铭记、为了传承、为了和平。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缅怀,更是对和平的珍视,对未来的展望。它庄严宣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但也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当数万只和平鸽与彩色气球腾空而起,在天空中划出自由与希望的轨迹时,我心中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随之放飞。

阅兵式虽已结束,但那份激动、自豪与沉甸甸的责任感久久萦绕心间。我将铭记这段历史,珍惜当下时光,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这盛世,正如您所愿;这未来的锦绣华章,我辈青年必将奋力书写!


研究生党支部 张馨怡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