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一)
今天我所在的班级集体组织观看了阅兵仪式的直播。和同学们一起坐在教室里全程收看,我的内心经历了从震撼、肃穆到深切感受到责任在肩的转变。
女兵方阵出场的那一刻,整个教室霎时安静下来。她们步伐铿锵、眼神坚定,没有喧哗,却自然传递出一股沉静而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忽然明白,“巾帼担当”从来不是停留在话语中的赞美,而是用实际行动书写——是在每个岗位上都站稳、扎牢、尽忠职守的生动体现。那一刻,我和身边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仿佛我们也正以青年的姿态,接受祖国的检阅。
当装备方队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我们虽不能一一叫出那些大国重器的型号名称,却被一种坚实而温暖的安全感深深包围。这份安全感并非凭空而来,它背后凝结的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彻夜不眠的计算与推演,是工程师们反复调试的执着专注,是官兵们严寒酷暑中的艰苦训练——他们把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实验室、车间与训练场,铸成了我们和平生活的坚强盾牌。这一刻,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享有的岁月静好,正是源于一代代人的默默担当与前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坐在教室中的我,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敬佩与感动,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而这些壮观的装备背后,正是知识与创新的力量。我深知,真正的致敬,是接力前行。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强国复兴的关键时期,更应珍惜时光、勤学苦练,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唯有练就过硬本领,将来才能在各自的岗位上踏实奉献,用科学和技术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增添一份坚实的底气——这才是我们青年一代对前辈牺牲奉献最好的回应,也是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镜头切到观礼台上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兵,他们抬起右手敬礼的那一瞬,我的心情难以平静。这动作让我想起自己入党宣誓时紧握的右拳——同样的姿势,跨越时间长河,把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手中。他们守护过的山河,正等待我们用新的方式去捍卫、去建设。
直播结束后,同学们还沉浸在激动的情绪中低声交流。我下意识地摸向胸口,虽然此刻并未佩戴预备党员徽章,但那份属于它的重量却清晰地压在心头。它很小很轻,但在我心中,却承载着特殊的意义与分量。这一刻,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苦奋斗,才取得了今日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才有了眼前这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盛世图景。从筚路蓝缕到伟大复兴,每一个坚定的步伐背后,都凝聚着党矢志不渝的初心与使命。我们不仅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更应成为新征程上的奋斗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用实际行动传承这份光荣,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未来的学习生涯和人生道路中,我愿以受阅官兵那样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回应那份庄重的誓言,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本科一支部 魏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