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赢体育

图片

传艺讲坛之云南少数民族史料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7

4月23日,学院传艺讲坛邀请陈子丹教授,以“云南少数民族史料:源流、种类、举要”为主题,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讲座由袁洪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陈子丹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开篇点明了云南少数民族史料研究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云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其少数民族史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深入研究这些史料,对于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理清民族发展脉络、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讲述起源环节,陈教授通过详实的考古资料、古代文献记载,向师生们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史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萌发状态。陈教授从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通过对云南地区出土文物、早期岩画以及古代传说故事的分析,生动讲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史料的萌芽。他提到,早在旧石器时代,云南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随着历史的演进,从原始的结绳记事、简单刻画符号,到受中原文化影响逐渐出现的文字记载,云南少数民族史料的源头在不断汇聚、发展。

谈及流变,陈教授以时间为轴,系统梳理了云南少数民族史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陈教授深入剖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史料在不同历史朝代的发展变化。他提到,随着朝代更迭、民族迁徙与融合,少数民族史料的记录方式、内容重点都在不断演变。例如,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的兴起,使得少数民族政权有了自己独特的史料记录体系,而元明清时期中央对云南统治的加强,又促使少数民族史料在官方与民间记录方面呈现出不同特点。这为研究这一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政权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种类方面,陈教授详细列举了云南少数民族史料的多种形式,包括口碑史料、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口碑史料如彝族的《梅葛》、傣族的《召树屯》等史诗,通过口口相传保留了大量民族起源、迁徙、战争等历史信息;文献史料既有汉文典籍中必赢体育云南少数民族的记载,也有少数民族文字如彝文、傣文、纳西东巴文等书写的文献;实物史料则涵盖了岩画、碑刻、建筑等,这些都从不同角度为研究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举要部分,陈教授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史料进行重点讲解。通过对这些典型史料的解读,师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史料的价值与魅力。

讲座过程中,陈子丹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研究经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师生们积极提问,与陈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学院师生在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视野,也为进一步挖掘和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史料、促进民族文化研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子丹教授在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执教已达40年之久,是档案学硕、图书情报专硕、历史文献学(原档案学)博士生导师。陈教授在边疆民族档案、民族档案学等领域造诣深厚,同时还担任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研究司专家、云南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专家等多项重要职务。

图文:雷静桐